院况先容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2018年11月原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并入后加挂黑龙江省水保监测站),位于哈尔滨市,隶属省水利厅,公益一类,财政全额预算拨款。主要承担寒区水利工程、农业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与水环境、结构材料、岩土工程、水力学与生态工程、水利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与智慧水利、水利规划与设计、水土保持监测、防灾减灾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水利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工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引导水利建设、编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程等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截止2018年12月,在职职工400余人,设有7个职能部门,9个研究所,6个研究中心,6个试验研究基地,共28个内设机构。同设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黑龙江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黑龙江省灌溉试验中心站、黑龙江省水利科技信息中心站、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黑龙江推广工作站等5个机构。配置先进科研实验仪器和设备630余台(套)。拥有省优秀中青年专家4人,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及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5人,高级工程师111人,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91人,农田水利、自然地理学(冻土学)、水土保持学3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建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中试基地,3个省部级科普基地,省部、高校院所共建7个联合基地,4个院属专业实验室。与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大学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国内、国际科研环境。共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利部“948”计划项目及省重大、重点科技攻关等科技创新、科研成果8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61项,获得国家专利87项,制定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30余部,主编及参编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1800余篇。在农村水利、水资源水环境、寒区工程、水土保持、水利信息化、新型材料研发、质量检测、水力学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多项创新突破,在龙江水利建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近10年,先后荣获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省模范职工之家、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农林水利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水利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建院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引导方针,秉承“科研创新立院、重用人才兴院、技术服务富院、学问建设强院”的发展理念,以发展现代水利,保障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提高水利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立足省情,深化改革,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完善体系,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以造就创新人才,多出创新成果为总目标,充分发挥公益型科研院所在地方自主创新和科技服务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促进龙江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领导集体
查看更多 →高士军
刘道维
机构设置
查看更多 →? 党委办公室(加挂院工会)
详情 >? 办公室
详情 >? 人事科(加挂离退休职工管理办公室)
详情 >? 财务审计科
详情 >? 纪检监察室
详情 >? 科技管理办公室(加挂《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详情 >? 科技转化办公室
详情 >? 农业水利研究所
详情 >? 寒区工程研究所
详情 >? 水土保持研究所
详情 >? 结构材料研究所
详情 >? 岩土工程研究所
详情 >? 水力学与生态工程研究所
详情 >? 信息化与智慧水利研究所
详情 >? 水资源研究所
详情 >? 河湖环境研究所
详情 >? 水利规划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
详情 >? 农村水利技术研究中心
详情 >? 水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详情 >? 水土保持技术应用研究中心
详情 >? 水土保持监测站管理办公室
详情 >?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研究中心
详情 >? 水利科技试验研究中心
详情 >? 庆安灌溉试验站
详情 >? 水保科技示范园
详情 >? 齐齐哈尔试验站 (加挂齐齐哈尔监测分站)
详情 >? 克山试验站 (加挂克山监测分站)
详情 >? 牡丹江试验站 (加挂牡丹江监测分站)
详情 >综合荣誉
查看更多 →近10年,先后荣获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省模范职工之家、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农林水利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水利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